美麗鄉(xiāng)村——我們的家園 系列報道之五十
古堡城門
村巷
榕樹掩映下的池塘
老屋
抬頭的時候,看見一棵楓樹,冠頂?shù)娜~片像撒開的點點黃水晶,浮動在紅日西墜的余暉中,背陰處,便以塊塊墨綠呈現(xiàn),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淡藍(lán)色的天空中遙遠(yuǎn)的黃與墨綠交替顫動著,像甜蜜的笑容細(xì)碎而溫暖。這不太熱烈的溫暖一下子彌漫在從頭到腳的所有神經(jīng)中,帶你來到無法拒絕的一種飽滿里。這個深秋,安靜的質(zhì)樸與流暢的優(yōu)雅,就這樣在一個古城堡方形城門頂端的一方天空里流露無疑。
這,就是“石蘭”,一個以花朵命名的村莊,用重重疊疊的青石塊壘起一片片土墻,縫隙間長滿棕褐色的苔蘚,一半陽光一半風(fēng)的柔軟的手鋪開一條條石子路,安靜的茅草房站著憨笑。
我想,或許那悠長的石子路印記了一花一草前世的記憶,而我便是那里長出的一株草,否則,我不會如此留戀這石塊壘起土墻根植花草的溫情,不會如此喜歡這光滑的石子路鋪開的簡潔與悠然,不會如此熟悉這抹陽光安靜而溫暖的味道,甚至那只一身黑毛,眼珠泛著深藍(lán)綠光,悠閑在土墻角的土狗,也成了我想與之親近的對象。
短短一個月,兩次踏訪這個小小村莊,第一次是在黃昏抵達(dá),第二次是在黃昏離開。這樣的黃昏放慢了我到來與離開的腳步。或許它不是一座村莊,它只是我們生存的這塊土壤記憶深處遺漏的一片思想。
小小的城門只有兩米來高,跨過它,便踩著一地落英,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跳躍在你行走的步伐間隙,似乎在揣摩這不速之客到來的目的,它如何知道當(dāng)現(xiàn)代節(jié)奏的漠然遭遇這樣的簡單明了,會是怎樣而無法言說的愉悅。走出二十多米,便可以看到一個大大的水池,據(jù)傳,在清朝的某個秋天,這個水池忽然燃起大火,火焰呈藍(lán)色,燃燒時間長且無法撲滅,如若不是跑得快,就會被燒得焦頭爛額的,從《易經(jīng)》角度來說,水火是不相容的,所以這種跡象使石蘭村智慧的先人從中得到啟示:人要有憂患意識。另外,池中生火,也意味著變革之象,后人應(yīng)勵志圖強(qiáng)。雖然當(dāng)年的故事已然湮滅在太過久遠(yuǎn)的湖底,恰似平靜的湖面卻蘊涵了他們生活的智慧,彰顯了曾經(jīng)的文明。
池邊有兩棵大榕樹,因其樹葉一年四季更替呈現(xiàn)黃、綠兩種顏色,而被稱“夫妻榕”,他們相互張開翅膀,蔥郁的樹冠呈橢圓形覆蓋著整個池堤壩,彎曲多節(jié)的巨大枝葉構(gòu)筑了一個大半月形的拱門,像一座莊園的門,走進(jìn)它,你便走進(jìn)了一個古老的故事。這里的四季都是鳥兒們的天堂,湖中枝葉的倒影與枝上鳥兒翩然的舞姿動靜交織,相映成趣。
再往前走,來到了藍(lán)溪宮祠。這扇門又打開了一個動人的故事,這里有一個很溫馨的傳統(tǒng)習(xí)俗,從清光緒年延續(xù)至今,為答謝神明佑福村莊,每年的3月和9月,這里的族人都會選擇吉日在宮祠內(nèi)燃放煙花,煙花是專門請了外地技工特定加工制作而成,花色五彩紛呈。透過這扇門,我們看到了當(dāng)年的繁榮與絢麗,感受到了這片土地生活著的人們善良與純樸的民風(fēng),聞到了那綢緞、香料、水墨流淌歲月的浪漫與雅致。
為了防范倭寇,村莊的建筑呈“回”字形狀,四個口由內(nèi)相通與外對接,當(dāng)年一場大火把整個村莊燒成了一堆灰燼,往日的繁華建筑只剩下依稀的一組輪廓。如今,唯有那沉默的石子路和兩旁筑起一人高的土墻依然如故,每一堵墻都留下了自己的故事,你看這堵墻上,有一處宅門被封堵,里面已然雜草叢生,再不見當(dāng)年香袖拂出的小姐或嬉戲而歸的頑童。再看這堵墻,觸手可探的窗口朝路旁開著,依稀可見屋子里幾個年邁的老人坐在屋檐前的長條凳上,等待著夜色的降臨。
喜歡黃昏,因為它美麗而憂傷。與石蘭的不期而遇讓這個秋有了一首歌。這首歌屬于安靜的石蘭,屬于所有記憶深處遺漏的一片思想。
□ 王麗楓/文 鼠爺、黃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