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
白云寺
這兩張老照片是傅克忠老先生攝于2001年的太姥山,用鏡頭記錄下當年的香山、白云古剎風貌。
香山寺
位于太姥山西側,仙橋之下,故又稱“仙橋腳”。始建于明,原名“妙香庵”。寺內有一塊巨石活象“犀牛倒地”。牛項有一洞,叫犀牛洞。舊時佛堂建石牛項內。明進益禪師修持于洞。洞口石刻:“秀句滿江國,芳聲騰海隅”,為清光緒內閣大臣翁同龢書法。
1954年,釋品善由一片瓦轉遷“妙香庵”,在上首建一“眾生洞”。1976年,他與“妙香庵”釋品真、長英、品順、品俱、題水等弘法度僧,于1980年建大雄寶殿。因該地幽蘭異香,遂改稱“香山寺”。1985年建太姥娘殿。1991年建山門、石階、石欄,鋪設仙橋十華里石梯路。1992年建地藏殿、祖師塔。1994年建大悲殿。1997年,拆建大雄寶殿,擴建僧寮,修建五觀堂、客堂等。全寺占地面積達3800平方米,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寺宇畫棟雕梁,建造一新,為太姥山一大寺院。
寺山門“萬法朝宗”、“華藏莊嚴”橫匾,為上海龍華寺明晹法師所書。寺內有泰國比丘尼贈送高兩米玉觀音,八十公分釋迦如來黃銅(小型)像一尊;有緬甸海參法師贈送文殊普賢大玉佛各一尊。
該詩風景如畫。有“陀九嶺”(也稱“天梯嶺”)、“望仙橋”、“犀牛望月”、“狀元帽”、“四折瀑”、“蝙蝠洞”和香山水庫等景致。寺內食宿設備齊全,為香客、游人朝山觀光、度假之勝地。
全寺現有僧眾27人,堅持禪農并舉,墾荒辦場100余畝,其中造林40余畝,種竹6畝,茶7畝、茶載畝。近年來,多次受到縣(市)宗教事務局、縣(市)佛教會表彰。 (摘自《福鼎文史》)
白云寺
又名摩霄庵,俗稱上寺。位于太姥山摩霄峰頂稍平處。據明《太姥山志》載:“白云禪師修行于此,眾魔消伏,故名摩消。”因魔消與摩霄諧音,故名。
該寺是太姥山早期建筑的一個寺院?,F今白云寺,系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建,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原白云寺的建筑結構為:“佛殿三座,僧樓四繞,皆凌絕頂”。雖歷經廢興,但寺內大雄寶殿、經堂、僧舍等建筑仍保留原貌。至清代,達鼎盛時期,轄太姥山國興、水湖、一片瓦、靈獅洞、天門、上下疊石等二十二個寺院,僧眾達千余人。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建太姥娘娘殿,本邑知縣獻資改造山門,曰:“白云禪寺”。
寺四周名勝古跡甚多。寺右側慧明塔,系筑于大明永樂十五年(1417),慧明和尚葬于此,其旁石壁刻有《慧明塔記》;寺后有“閩藩少、方伯黃公賜碑”石刻;寺左有頂天石、七寶池、摩尼宮(求夢臺)、石船等勝景。七寶池(亦名仰天湖)中有水陸兩棲的四足(學名叫蠑螈),人們稱為神魚。寺東南有新月峰,為賞月、觀東海日出最佳之處。歷代名人墨客留下不少詩篇和摩崖石刻。明秦邦琦題刻:“太姥凌霄漢,菁蔥鳥道遙。煙迷常帶雨,寺現獨聞潮;說法神龍繞,談禪世味銷。摩霄回首處,身與白云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該寺先后由釋步德、題安事主。1980年釋品參入主,修建佛堂、僧舍。1987年以來,釋題福事主,開展禪農和旅游業(yè)活動,集資五十余萬元,先后擴建大雄寶殿、觀音樓。1996年重修太姥娘娘殿。同時修建客房,安裝電路,整修一條通達下寺(國興寺)石階路,方便了登山游人和香客。 (摘自《福鼎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