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霜降節(jié)氣開始,海面已采收紫菜,整個海灣更加地繁忙。海岸曲折、詭麗;海區(qū)壯闊、遼遠,上承蒼南沿浦灣,下歷霞浦牙城灣,是東南紫菜養(yǎng)殖的重要海區(qū)。
在海岸上看遠處海面,網格里的紫菜都呈黑色,像一塊塊黑寶石,被整齊地劃割過,鋪蓋于藍藍的海灣中。潮水落下去后,沉浮筏架將紫菜網高高地張掛起來,整個海面成了一座規(guī)模龐大的作坊,那些紫菜如同一幅幅寬大的錦緞,向海面掛出去,掛出去。
福鼎海面上的養(yǎng)殖紫菜 陳昌平 攝
人工養(yǎng)殖的紫菜品種叫壇紫菜,屬于紅藻類植物,因干燥后呈紫色故名紫菜。它在海水中生長時,為黑紫狀態(tài),也有帶點紅紫、綠紫的顏色。紫菜養(yǎng)殖需要特殊的海域條件,海區(qū)營養(yǎng)鹽要豐富,潮流要通暢,也要適應氣候變化。每年養(yǎng)殖始于白露季節(jié),但培育菜苗要在春夏季。夏末入秋,附著紫菜殼孢子的竹簾被固定在海里,拉開了養(yǎng)殖序幕。
天然的紫菜生長于淺海潮間帶的巖石上,最早培育是采用燒石灰去雜質方法,引出菜苗,附在巖石上。福鼎海岸多為山地港灣,附有灘涂、沙灘,海岸由巖石構成,陸上有山脈或丘陵毗連,形成曲折的岸線岬灣,大小港灣相連,島嶼星布。這一處處天然海區(qū),成為紫菜養(yǎng)殖的良港。
紫菜的人文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按這時間節(jié)點,福鼎地入東吳。西晉文學家左思《吳都賦》有“江蘺之屬,海苔之類。綸組紫絳,食葛香茅”的描述,其中“紫”即指的是紫菜。“吳都海邊諸山,悉生紫菜。”這是《齊民要術》中的話,書中還介紹了紫菜的食用方法?!洱R民要術》是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農學著作,大約成書于北魏(533—544)末年。
《宋史·地理·福州》載有“貢荔枝、鹿角菜、紫菜”之句,說明紫菜作為土俗類產品,是地方三大貢品之一。在宋代,包括寧德、霞浦、福鼎都隸屬福州,境內海域稱福寧灣。宋《三山志》還載“紫菜,崇寧四年(1105),定歲貢二十斤”,可見,至少宋代,紫菜就已成為珍貴的貢品了。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這樣一段話記載紫菜:“閩、越海邊悉有之,大葉而薄,彼人挼成餅狀,曬干貨之,其色正紫,亦石衣之屬也。”介紹了紫菜生長海域和采收、存儲方法。
福鼎著名的天然紫菜應該算是石蘭紫菜,久負盛名,相傳,鄧姓先祖于宋代遷徙硤門石蘭,以谷殼撒入海面,谷殼漂到哪里,其海域就劃歸到那里。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福鼎紫菜培育歷史,可上溯到宋代。在清代,石蘭紫菜曾是敬獻的貢品,讓族人一度引以為榮。平常更是作為上乘禮品贈送親朋好友,顯示它的貴重。那時,每茬收割后,村民就挑到鄰縣霞浦、柘榮、福安等地銷售,為家里增加一筆可觀的收入。
硤門海岸地貌特征顯著,景觀豐富,走水路可以飽賞山海景象。從漁井碼頭的烏礁開始,過大崗頭海岸,一直到青嶼山,處處顯現以礁巖為主體的地質歷史遺跡。在沿海凸出的礁岸中,祼露著巨巖磐石,受海水的浸泡,色彩斑斕,野生紫菜就生長在大崗頭這片海岸巖石上。附近其它海區(qū)并沒有生長這種天然藻類,因而石蘭紫菜顯得獨一無二。
野生紫菜生長除了需要特殊的海岸環(huán)境,它還有一個奇特之處就是要用干柴放在繁殖地的巖石上燃燒,說是以除掉雜物雜質,并起消毒作用。同時留下草木灰和燃焦的痕跡,為天然紫菜提供繁殖的溫床。
每年白露時節(jié),菜農就要到沿岸上取柴生火引苗。遇到陡峭巖石,就要借助竹梯或繩索,腳穿草鞋,上下于絕壁之間。約摸過一個多月時間,像是獲得了靈氣,在燒過的巖石上冒出隨處可見細小的點兒,就是繁殖出來的菜苗。
石蘭紫菜是海邊礁巖上的一種野生壇紫菜,據《石蘭紫菜的養(yǎng)殖技術》所載,養(yǎng)殖的殼孢子采苗季節(jié)與普通壇紫菜相同,都是在白露到秋分殼孢子大量集中出現時進行,用網袋裝好扎緊成熟絲狀體貝殼,于傍晚掛在不會干露的后架或小船邊,經過一整夜的海水刺激,第二天早上六點前取回,沖去泥沙,放入小船采苗水中放散孢子。
一般情況下,在上午投放殼孢子為好,殼孢子移動性小,潑孢子水要均勻。隨后一個旬日左右,紫菜會慢慢地長到一寸長,毛茸茸的樣子。再經過兩個旬日左右,最長可達到一碼尺。從冬至前后采割,直到正月末結束。
落潮的海水把野生紫菜梳洗得整潔、干凈,它完全依附并緊貼于石壁上。紫菜還沒有被陽光曬干,一綹綹地互疊著,排列得勻整有致,整座石壁像是披著件毛衣。等到曬半干后,紫菜色澤青烏,亮中含著暗紅,在晨光映襯下,越加閃亮。它比海中養(yǎng)殖的紫菜質地來得厚些,線帶狀邊沿顏色偏淺。用手輕輕糅捏,可感濕潤、柔軟、細膩、滑溜。
野生紫菜采收比較特別,要用小剪刀去剪。那些菜農們都沒有特意去曬干它,取來竹籃平鋪著可風干,只要晾過就可以食用。取一團小泡,色澤由青烏轉向褐紅,滿碗都是菜。佐料不可太多,清淡最好。干后也可以直接吃,放在唇齒間輕嚼,可感韌性,越嚼越脆,越嚼越香。
福鼎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壇紫菜始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區(qū)域甚至擴大到內海港汊淺灣。從紫菜收割到上岸二三小時,傳統(tǒng)干燥就要上竹籩晾曬,否則,會爛菜。紫菜采收后送到加工廠,經過清洗、澆餅、烘干,打包裝入塑料袋中。秦嶼、店下已形成紫菜加工集散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集中加工期,吸引眾多的菜商前來定購。
有部分菜農將紫菜攤于竹籩上,用日光將紫菜曬干。如果好的天氣,加上有點北風,一天即可曬干,原先很濕的紫菜,經曬后,葉子會收縮起來成了絲網狀,顏色黝黑。陽光打在菜面上,閃著亮光。用手輕輕翻動紫菜,有沙沙地聲響,并伴有菜香撲鼻,是最純的海味,叫有“菜味”。
紫菜經濟價值體現在營養(yǎng)、食療、藥理等方面。紫菜食法一般采用剪煮做湯,加上魚丸,調配佐料,成為一道獨具海味的羹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