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地委習書記。”人群中,一位上訪者高聲說。
接訪一開始,這位上訪者就奔著習近平去了。習近平熱情地接待了他,耐心詢問他遇到了什么困難。
“原來習書記這么親和。”一開始還有些忐忑不安的群眾放下心來,把自己的困難一五一十和習書記說了。原來,他是霞浦鄉(xiāng)下某學區(qū)的一名教員,因家中情況特殊,老母親孤身一人留在城里,體弱多病,年事已高。
“我放心不下老母親,想調(diào)回城里照顧她,以盡孝道。”他說。
習近平認真聽完他的敘述,詳細了解了相關(guān)情況,對照有關(guān)政策,明確表態(tài):可以回城,考慮今年暑假給予解決。
這件事習近平一直掛在心上。沒過多久,他向相關(guān)部門跟蹤了解這件事情的進展,當?shù)弥虑椴]有抓好落實時,一向態(tài)度溫和的習近平卻顯得特別嚴肅起來。
習近平批評相關(guān)辦事人員說:“這個問題符合相關(guān)政策,沒有違反原則。你們設(shè)身處地為群眾想一想,遇到這樣的情況,讓孩子回到城里照顧他老母親有什么為過呢?”并要求有關(guān)部門“一定要給我答復”。
“習書記心里有群眾,從來不是光喊口號。”時任福州市委副書記方慶云回憶說,習書記關(guān)愛民生,總是把群眾的苦,群眾的難放在心里,常常帶著四套班子的干部到基層接訪群眾,盡心盡力解決群眾的困難。
對此,時任福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文貴深有感觸。“習書記赴任福州的第二天,就下基層調(diào)研,了解群眾想什么、有什么困難,這讓我們印象深刻。當時我就感到,福州要有大變化了。”
在福州,習近平大力倡導“馬上就辦”,推行“四個萬家”,提高辦事效率,切實解決困難。
1991年3月,習近平登上低矮逼仄的連家船,實地察看船民的生活,登岸之后,立即召開現(xiàn)場辦公會解決船民搬遷上岸問題。十個月后,104戶船民家庭結(jié)束了“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生活,搬進了臺江區(qū)紅星新村的新居。
自1990年起,在習近平推動下,福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為城鄉(xiāng)人民辦20件實事,辦事項目通過新聞媒介向全市公布,項目的最終確定采用人民群眾投票的方式來決定,年終公布項目完成情況,并讓群眾投票評選完成最滿意的項目。
在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習近平大力實施“安居工程”“廣廈工程”“造福工程”,改善百姓居住條件。2000年7月,已擔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在接近40攝氏度高溫的正午,走進擁擠悶熱的福州蒼霞社區(qū)棚屋區(qū),與各級干部一起親身體驗群眾疾苦。在他的推動下,2001年5月1日,回遷安置的所有樓房就全部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