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古稱白毛茶、大白亳,是福鼎本地山野自古就自然生長的茶樹種。福鼎人多視其為能預防疾病的仙草良藥,每日必飲,家家必藏。福鼎茶人世代種茶、制茶、藏茶、賣茶,采用白毛茶制成的白毫銀針、白牡丹倍受世人青睞。隨著本地茶商采辦銷往歐美及東南亞各國,福鼎白茶從明朝開始就走出國門,香飄四海。
地處福鼎腹部山區(qū)的梅山、柏柳等廣大鄉(xiāng)村,采制白茶的歷史十分悠久,茶文化氣息非常濃厚?,F(xiàn)存的許多摩崖石刻、白茶古作坊等遺存古跡,足以印證福鼎白茶深厚的歷史人文。
點頭本地村民自古以來就視白毛茶為神物,這里舉幾個民間茶俗印證白毛茶的久遠與珍貴:逢年過節(jié)進行祠堂祭祖、清明掃墓或?qū)m廟敬神等活動時,供桌上陳列的祭品首從“三茶三酒”開始,尤以茶葉為首敬,即無茶不成祭。福鼎佛教興盛,鄉(xiāng)村山野間,出家僧人每年都自采自制白茶葉收藏日用,是“深山寺院有好茶”。民間習俗認為茶能保佑女兒家一生平安,本地嫁女習俗中,常備兩包高級白茶放入嫁奩“壓箱底”,以表達父母愛女之情,寄托著大人的美好心愿!
“中國白茶第一村”柏柳村茶山(資料圖) 吳維泉 攝
柏柳村位于福鼎市的西南部,距市區(qū)24公里,在福鼎名山梅山腳下,是沙埕良港、點頭埠頭通往柘榮、壽寧以至浙江、江西等內(nèi)地“貨貿(mào)大關(guān)道”的必經(jīng)之地,有“茶馬古道”之稱。千百年來,柏柳村因茶業(yè)興盛而一度成為福鼎重要的茶葉主產(chǎn)區(qū)之一。
據(jù)村里現(xiàn)尤健碩的高齡老人回憶,在清朝及民國鼎盛時期,柏柳村眾多的茶坊、酒肆、油坊、商鋪、客棧及財主厝形成了集貿(mào)街市,人稱柏柳街。來柏柳收茶販茶的商賈常年不斷,尤其是貨擔挑夫穿梭往返。柏柳街生意興隆,儼然一幅山村“清明上河圖”。本村古傳的口頭禪說“通街茶酒油香味,徹夜羊蹄馱腳聲”,足可佐證柏柳村的茶業(yè)繁榮景象。
福鼎柏柳村的白毛茶,物種名貴、品質(zhì)優(yōu)異,1985年3月被確認為“華茶1號”(國家編號:GSI3001—1985),定名為“福鼎大白茶”。大號葉白毛茶被審定確認為“華茶2號”(國家編號CSI3002—1985),定名為“福鼎大毫茶”,作為全國唯一茶樹良種標準對照種,向全國適茶區(qū)推廣種植。由此,柏柳村隨著福鼎白茶的興盛又一次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白茶第一村”!
柏柳的白茶制作技藝又可上溯到梅山派手藝,早在北宋景佑年間,就有梅氏族人在梅山上廣植茶樹,研制白茶,春秋采摘,晾焙制作成干茶,備于常年飲用。其成茶之法,2011年以“福鼎白茶制作技藝”之名列為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以制作白牡丹為例,福鼎白茶技藝制法主要工序在于萎凋。前人口傳“制作白茶從茶青鮮葉開始就要講究,否則,再好的制茶經(jīng)驗和技術(shù)都做不出好茶的。”
茶青鮮葉經(jīng)過攤晾之后,青體明水已基本散發(fā),可以進入白茶制作工序,以萎凋促干,先將篾籩平擱在兩條板凳上,手抓茶青拋撒于篾籩上。抓青時手指輕含捧托,不得握緊,盡量避免茶青被拗折。拋撒的厚度以每張篾籩約4市斤茶青為參考標準。
把攤晾好茶青的篾籩扛到日頭下,篾籩一頭著地,一頭斜靠在固定架上,斜度約為40度。開始萎凋的初段時間,茶青含水分最飽滿,忌艷陽直曬。應將茶篾籩的斜度背對陽光,讓日光斜照籩面茶青,避免陽光正對茶青直曝。
約至茶青呈現(xiàn)蔫軟狀,能聞到茶葉的特有香氣。另外應細加觀察,分析近午日頭火是否過猛、自然風力大小是否合適等,視情況將茶篾籩移晾背陰處,或用它物遮擋陽光,避免直曝。此時段為傳統(tǒng)日曬制白茶工藝的關(guān)鍵時段,如把握不當,則易使茶葉成品時因失水過快而帶有青澀或微苦的口感,也容易造成葉體焦紅,從而影響風味與品相。曝晾到茶葉約七成干度時,將茶收起,進行堆積。
將篾簟攤在日頭下,把堆積好的白茶倒入篾簟中攤開成“凹凸”狀,最厚處約7至8厘米,再次利用日頭陽光直曬。到中午時分將茶葉翻覆過再曬,以使茶葉干度均勻。需要注意的是,曬到小午,干度約達八成,又已經(jīng)過堆積,茶性基本穩(wěn)定,可以直曬至干,無需閃避日頭火。曬到申時,太陽斜西,日頭火開始失力,乘地面濕氣尚未上升時,即將茶葉收起。此時茶葉的干度基本達到品質(zhì)要求,裝入防潮袋密封入庫備用。
存放至臨銷售出庫前,應檢視干度,是否需再進行一次促干操作,以保證產(chǎn)品足干出庫。如天氣晴好則再曬一次,如陰雨天則需進行炭火烘焙。
炭火烘焙需備好紅炭、炭鼎,鐵鼎擱放在穩(wěn)定架上,裝進半鼎火麩,用灰鏟與火鉗將烘好后的木炭火移置于炭鼎中,并用火麩輕掩,使其形成“暗火”,然后將焙籠圈罩在炭鼎外面。之后,把焙蒂放在操作臺上的篾簍中,將茶葉輕攤在焙蒂上,其厚度可根據(jù)所焙茶葉的不同等級而靈活掌握,一般在6至10厘米左右。攤好茶葉后,將茶焙蒂擱罩在炭鼎與焙籠上開始烘焙。
焙茶炭溫的猛與凊,由制茶匠憑手感經(jīng)驗掌握。一般情況下,茶葉的嫩度品級越高,則炭溫要相對調(diào)低。其炭溫猛凊用火麩覆蓋的厚薄度調(diào)節(jié),所需炭溫應據(jù)所焙茶葉的等級、原干度,甚至口感要求不同而定。即根據(jù)茶葉老、嫩度的不同,炭溫相應控制在35℃至50℃之間。堅持低溫成茶的傳統(tǒng)工藝,保證白茶上佳品質(zhì)。成茶的烘焙時間一般需用2至5個鐘頭左右,具體烘焙時間應根據(jù)所焙茶葉的原干度不同由制茶匠現(xiàn)場靈活把握。烘焙時間過半時,將茶焙蒂掇去操作臺進行翻覆后再焙至足干。
烘焙要注意的是防止暗火變明火。一鼎炭火一般可用一天多時間,開頭火勁較足,其火氣容易沖鉆出火麩,形成“泥鰍孔”,應憑經(jīng)驗把握或憑嗅覺即時檢查,及時用灰鏟掩蓋好“泥鰍孔”,不使其形成火焰。過去常發(fā)生茶焙蒂被燒,甚至由此引起火災,必須十分小心。另外,茶焙蒂要輕拿輕放,不能在烘焙當中用手翻動茶葉,否則,易使細碎茶葉從焙蒂的篾編縫隙間,掉入炭鼎中引燃起煙,煙氣被茶吸收后會影響口感鮮純度。因此,焙茶時,必須做到人不離茶,以防不測。
烘焙干度達到要求后,即將茶焙蒂掇去操作臺上,將茶葉倒在軟簍中。用雙手提卷軟簍,將茶葉倒入茶箱中防潮袋內(nèi),待溫度稍降后進行過秤定量、封袋封箱。
上述操作流程只是福鼎白茶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部分工序,遠未及全貌。歷代先人們在長期的制茶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形成了詳盡的制作規(guī)程,也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傳承。(梅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