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域廣大,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扶貧的方式方法理應(yīng)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正如一位基層干部所說,如果老百姓渴了急需飲水,你卻給他吃紅燒肉,他就不覺得你為他著想;如果老百姓餓了想吃飯,你卻給他穿華麗衣服,他也未必會領(lǐng)你的情。
“掛”在高山上的下山溪村,根本問題在于自然條件過于惡劣,一方水土養(yǎng)不活一方人。在這種情況下,再多的投入,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貧困面貌。
上世紀(jì)90年代以來,寧德市從實際出發(fā),對550多個生存條件極端惡劣的偏僻高山村和海上“連家船民”實施“造福工程”,整村搬遷到生產(chǎn)生活條件較好的地方重新安置,既“輸血”又“造血”;既扶貧,又扶志。30萬貧困山民和“連家船民”,從窮山惡水中來到了生活條件更為適宜的地區(qū),從茅草屋、破漁船搬進(jìn)了磚瓦房,從根本上告別了貧困。
我國扶貧成就舉世公認(rèn),但仍有1億多人沒有擺脫貧困,新時期的扶貧開發(fā)工作任重道遠(yuǎn)。在新一輪扶貧開發(fā)中,堅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中國扶貧第一村”的變遷或許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