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取得的成就,首要歸功于兩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中美關系繼續(xù)向前發(fā)展,更加需要依靠兩國人民。”習近平主席在4日給美國艾奧瓦州友人薩拉·蘭蒂的復信中寫道。 “收到習主席的復信,我感到非常榮幸。”蘭蒂在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家中,第一時間回復了新華社記者的書面采訪。 中美關系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近來,中美雙方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舊金山愿景”,推動民間特別是青年交往,架起更多相知相親的橋梁,書寫更多面向未來的新故事。 “這份遠見令人欽佩” “習主席欣然應允讓馬斯卡廷的學生們參與中方邀請5萬美國青少年赴華交流的計劃,這讓我尤為感激。”蘭蒂告訴記者,“習主席著眼于年青一代推動中美關系的未來,這份遠見令人欽佩。” 蘭蒂是習近平主席“艾奧瓦州的老朋友”。1985年,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首次訪美,在艾奧瓦州結識蘭蒂等友人。2023年11月,在美國友好團體聯(lián)合歡迎宴會上的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再次憶及這段難忘經(jīng)歷,并發(fā)出誠摯邀請:“我們期待著兩國人民多走動、多來往、多交流,共同續(xù)寫新時代兩國人民友好的故事!” 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中美友誼屋”。 在這次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宣布:“為擴大中美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來5年愿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 當時,受邀與會的蘭蒂在臺下聽到這一消息,感到十分振奮。在給習近平主席的信中,蘭蒂表示,希望馬斯卡廷高中也參與這一計劃。 習近平主席在給蘭蒂的復信中寫道:“我宣布今后5年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就是希望更多美國青少年能夠訪問中國,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中國,用自己的耳朵傾聽中國,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中國,感受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在兩國人民之間架起更多相知相親的橋梁。” “我歡迎馬斯卡廷的學生們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習近平主席寫道。 “聽到這個消息,我太開心了!很高興能有參與項目的機會!”學習中文的馬斯卡廷高中學生絲凱·福斯特告訴記者,“期待能去中國學習,期待了解更多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這是夕照時分的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 “這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美國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丹尼斯·西蒙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宣布的舉措,能夠促進兩國青年交流,對推動兩國關系長遠發(fā)展具有戰(zhàn)略意義。“太平洋兩岸的青年應該相互走近,增進對彼此的了解。我們期待架設更多面向未來的理解之橋。” 長期關注并推動美中教育交流的馬德琳·羅斯指出,美國青少年赴華交流,不僅有益于這些年輕人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還有益于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和人生規(guī)劃,“最終將對兩國關系發(fā)展帶來巨大積極影響”。 “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讓我感動” 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后,兩國民間往來更加活躍,一批青年交流項目正蓬勃開展,為中美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我很喜歡中國,因為中國真的很酷!”美國猶他州卡斯卡德小學學生米麗婭姆·居布萊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 1月7日至13日,美國猶他州友好代表團應邀訪華,居布萊是代表團最年輕的一員。連日來,小姑娘歡欣雀躍地走訪了故宮博物院、復旦大學等地,體驗了編鐘、剪紙、京劇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 美國猶他州小學生米麗婭姆·居布萊接受記者采訪。 據(jù)記者了解,猶他州現(xiàn)有35所學校提供中文教學。其中,卡斯卡德小學是州內(nèi)最早開展中文沉浸式教學項目的學校之一。2020年年初,卡斯卡德小學學生用中文給習近平主席寫新年賀卡,介紹學習中文情況,表達對中國文化的喜愛。習近平主席在復信中親切鼓勵孩子們繼續(xù)努力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為增進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作出貢獻。 此次隨團訪華的猶他州前州長邁克爾·萊維特告訴新華社記者,這是一趟賡續(xù)友誼之旅,“對這些學中文的孩子來說,到中國來實地走一走、看一看,能拓寬視野、結識新的朋友。” 代表團另一名成員、猶他州中文沉浸式教學項目協(xié)調人江林如珊告訴記者,增進對彼此文化的了解有助于促進中美兩國關系向好發(fā)展,“期待著這些學習中文的美國年輕人能為兩國人民加深相互理解貢獻力量”。 1月3日至12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個青年學生代表團應邀到訪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在成都,青年們參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運載系統(tǒng)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地,親身感受和體驗當?shù)貧v史文化底蘊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感受真實、生動、立體的中國。 哥倫比亞大學青年學生代表團與蒲江縣鐵牛村村民一起交流、品嘗當?shù)氐男』疱仭? “我們同中國同齡人交流,無所不談,彼此的了解更進一步。”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威廉·西姆庫是一名“零零后”,他說,他對中國的感知更為直觀和豐富,“長城、都江堰讓我印象深刻”。 “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讓我感動。”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布里安娜·帕特森告訴記者,“我相信,我們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乒乓外交’的精神是尋求友誼” 中美兩國青年友好交往中,北京大學乒乓球隊訪美、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乒乓球隊訪華,因續(xù)寫中美“乒乓外交”的友好篇章,引起廣泛關注。 “乒乓球成為人們增進彼此了解的橋梁。”年近八旬的美國乒乓球前國手戴爾·斯威里斯是“乒乓外交”的親歷者,去年12月現(xiàn)場觀看了北京大學乒乓球隊在加利福尼亞州安大略市的比賽。他對記者說:“‘乒乓外交’的精神是尋求友誼。” 北京大學學生張譽文告訴記者,赴美交流時有幸同斯威里斯交談,“他希望我們年青一代延續(xù)美中‘乒乓外交’的佳話。”令張譽文倍感難忘的是,美國民眾非常友好,“看到我們衣服上印的CHINA字樣,還向我們豎起大拇指,祝我們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2023年12月16日,中美“乒乓外交”親歷者戴爾·斯威里斯在2023年美國乒乓球公開賽老年組比賽間隙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來,兩國關系經(jīng)風歷雨,已成長為參天大樹,結出了合作之果,既造福了兩國,也惠及了世界。 習近平主席在4日的復信中表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努力,推動中美關系穩(wěn)定、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兩國人民謀求更多福祉,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chǎn)品,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美國前駐華外交官約翰·湯姆森告訴新華社記者,習近平主席關于中美關系發(fā)展的寄語“清晰明確”。兩國應該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要著眼長遠,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行動”。 馬斯卡廷青年泰勒·盧卡斯如今就讀于芝加哥大學。他正期待著自己今年夏天的首次中國之行:“我想去北京感受中國歷史,我想在中國交到好朋友。在美國,還有很多像我一樣喜歡中國的青年,我們都期待著美中友誼更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