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由一座山脈,一族原住畬民,一座山亭,一盞清茶, 吳陽山由此得名。
歷史的回音和溫度總能在某個轉(zhuǎn)角為后人傾聽或觸摸。穿梭在磻溪鎮(zhèn)吳陽山的羊腸小道間,轉(zhuǎn)角出現(xiàn)了一處名為“吳陽”的村落。
在歲月流轉(zhuǎn)中,茶亭施茶早已不止于“施茶水”,更是一種鄉(xiāng)風民風。經(jīng)過傳統(tǒng)美德的滋養(yǎng),吳陽畬民積德行善、惠同鄉(xiāng)里。
(一)
己亥年初秋時節(jié),我們驅(qū)車前往磻溪鎮(zhèn)吳陽茶山,領略到茶山的無限魅力,感受到茶山的美輪美奐。那一座座青山緊緊相連,那一片片茶林息息相應,像是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用綿綿細雨的方式迎接,用爛漫朦朧的方式表達茶山的愛意,好唯美啊。
來到梯田式的茶園,看到一層又一層的茶樹叢向山坡蔓延開去。細雨,傾瀉在那片茶海,梯田深處,流水潺潺,片片茶花從詩意中走來,落戶在秋風吹拂的吳陽山脈。愛,浸入茶芯的葉脈,情,便有了青翠欲滴的顏色。曾在你的藍天下,傾聽茶詩的雅韻,茶水飄香詩意,便成就了展翅高飛的靈魂。一路走,風景優(yōu)美,空氣清新。呼吸著無半點污染的清新空氣,聽著細雨朦朧的滴答聲,望著這一望無際的翠綠世界,心中的憂愁早就拋到九霄云外。
你看哪,茶尖在山中自由舒展,顆顆白茶樹相親相愛,茶芯發(fā)出陣陣清香,那大自然的美景隨處可見,處處生機勃勃,春意黯然。聽說白茶樹處處都是寶,這些茶籽,可以榨成茶籽油,長期食用,能延年益壽。也可以做出護膚品,還可以洗發(fā)護發(fā)預防脫發(fā)等。白茶樹的好處,說也說不完啊。一路上,天高云淡,雨絲輕柔,那美景凈收眼底。
若隱若現(xiàn)茶仙姑,如詩如畫在人間???,那采茶畬族姑娘,安靜地站在那片一望無際的茶海之上,就猶如風中的女神,純真,清雅。因為大自然的恩澤,所以這片茶海的風景,才變得更加璀璨奪目。
走路累的大汗淋漓,我們來到鐘金華的朋友家,熱情好客的藍成寶哥哥招待我們,成寶專門煮了當?shù)氐奶厣臓I養(yǎng)湯特色菜宴請我們,好吃極了,真是舌尖上的美食啊。飯后,成寶用好茶招待我們,我們感到溫馨甜美。品,這吳陽山白茶的湯色杏黃明亮,茶味獨特,韻味悠長,先苦后甜,回味無窮。
畬族人待客真誠熱情友好,喜歡用上等的茶葉招待客人,以顯禮貌。那茶葉香氣好,韻味清雅,喝完口里留香。隨著時代不斷進步,茶葉的需求越來越大,茶農(nóng)們的經(jīng)濟翻了一番,茶農(nóng)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茶農(nóng)們非常高興,十分感謝國家的好政策?!?nbsp;
吳陽山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原生態(tài)、原山、原水、原住民,一切的自然因素讓我們看到了生態(tài)茶山的影子,特別是年輕的畬族企業(yè)家鐘金華上茶山看過后,更是堅定了未來以合作社為名義建起生態(tài)茶山的想法。于是,鐘金華與、藍成寶的吳陽原山合作社應運而生,不僅可以提高村民的經(jīng)濟效益,還能將茶山這個好地方推廣至全國、全世界,讓吳陽村得以充分發(fā)揮其魅力,也讓村民的“家”越來越美好!
藍成寶是一個帥氣靦腆的80后小伙子,操著一口濃重的鄉(xiāng)音,從他爺爺輩開始制茶,至今已傳承三代人。 前些年,由于白茶價格太低,加上村民外出打工,很多茶園無人采摘,便成了荒茶園,多的有二十多三十年了,這些茶樹高有兩三米,一年僅能采上兩次,越不被人待見。如今,福鼎白茶熱銷大江南北,藍成寶做的荒野白茶也成了搶手貨。
令人稱奇的是,市場上的普通白茶已經(jīng)開始搶購,成寶做出十來斤野生銀針卻壓著不賣。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淘茶客,他一點也不心急。他說:“采茶要看時機,做茶更要看天氣,高山上氣溫低,懂行的人都會算準時間來的。” 按照他家的規(guī)矩,我們定了茶青,委托他加工,等過了一周再來看貨驗收,即便如此,他也只能答應我們能夠出幾十斤茶葉,我也只能說“荒茶實在來之不易了”。
(二)
歷史前行,每天有新的事物誕生,也一定有某些事物在消亡?,F(xiàn)代文明的進程,公路、鐵路四通八達,信息因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也變得隨時發(fā)布而無處不在,功能退化的破舊茶亭早已淡出人們的視線,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似乎也在情理中。
然而,畬家血液流淌的文明密碼里,還存留著昨夜茶米油鹽古道的風雨、茶亭上的記憶。歲月沉淀的記憶,模糊了匆匆行人,茶亭已成為道路風景的一種點綴、一種道路審美的意蘊,成為畬家人永恒的記憶。
吳陽山古道茶亭就是這樣一個溫情之所,也是個教化之所,延綿了千百年歷史的古道、茶亭,卻是歷代百姓和禪家行善積德,與人方便而集中體現(xiàn)的縮影。
根據(jù)當?shù)禺屆窨诙鄠?,明清以前,吳洋山亦稱“元山”“原山”,意為磻溪山勢起始之地,群峰山落之始母。2017年12月,市政府同意“吳洋村”更名為“吳陽村”。
吳陽山古道,是過去方家山、蔣陽、赤溪、杜家,甚至霞浦縣牙城鎮(zhèn)乃及福鼎、柘榮、浙江泰順部分鄉(xiāng)民通往福寧府、永嘉府的必經(jīng)之路。相傳很久以前,有位心地善良的畬族姑娘在枇杷樹下搭建一間茅草亭,備有茶水,供過往行人飲用。當過路人汗流浹背、口干舌燥時,有一大杯涼茶解渴,勝過甘霖玉露。至于這所亭子何年所建、村姑姓甚名誰,也只是流傳于村民口中。根據(jù)福鼎茶亭文化研究者黃河先生考察:吳陽嶺茶亭,為吳陽往返赤溪古道必經(jīng)之路,始建年代無法考證,1969年、1992年兩次翻修。
畬家人對茶亭難舍的情結,源于茶亭濟世助人的公德心??蕰r一滴如甘露,當在人們最需要它的時候,它正張開溫暖有愛的雙手在前方等待。
茶亭的功用是多方面的,在見證畬家先民艱辛謀生的同時,也扮演著傳播畬家文化的角色,茶亭成為客家飲食男女山歌對唱、萌發(fā)愛情、快樂與痛苦并行的地方。
畬家青年男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婚姻幾乎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砍柴、挑擔在茶亭的短暫相遇,或是無意的一瞥,往往心旌蕩漾,以唱山歌去撩撥對方、釋放感情烈火。
阿哥先以山歌“投石問路”,唱道:
吳陽嶺上有茶亭,
茶亭里面等情人。
坐哩幾多冷石板,
問盡幾多過路人。
妹妹心領神會,試探著對方是否有誠意,唱道:
老妹約哥到茶亭,
泡杯濃茶會情人。
勸哥莫去論茶色,
入口才知味道清。
在茶亭的“自由世界”里,像這樣露骨的情歌,對于歇腳的人來說,是最佳調(diào)料品,笑一笑,減輕了疲勞,誰也不會去究竟“茶亭文化”是雅是俗,對偶遇的“無常野鬼”會一笑了之。
如果把散落在山坳的吳陽嶺茶亭比作菩提珠子的話,那由南北貫通的吳陽山古道,就是串起畬家精神“佛珠”的紅絲帶。畬家人挑擔子的艱辛汗水、趕考秀才的智慧之光,在時光里打磨光滑,吸納畬家“耕讀傳家”“吃苦耐勞”和“和睦鄉(xiāng)鄰”的營養(yǎng),將這串庇佑畬家人的項鏈滋潤得光彩照人。
藍成寶說:“小時候,聽媽媽講外婆的挑擔子故事。從霞浦牙城挑鹽過赤溪渡、上吳陽山嶺往泰順,再從泰順挑布匹到牙城。十多年來,我執(zhí)著地沿著吳陽山古道行走,一路尋訪外婆當年的腳印。”在夕陽的余暉里,古道上荒草萋萋,一座座破敗的茶亭顯得格外凄涼,怎么也想象不出當年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情景。
然而,在我們祖輩眼里看來,茶亭是力量、是溫暖。古道連著茶亭,茶亭銜著鄉(xiāng)風,蜿蜒曲折在坡坡嶺嶺。夕陽西風里的舊亭,在悠久的歲月里,曾是閩浙畬家人心中的一盞燈,無論風雨歸途,還是跋涉歇腳,路途上那些風雨亭總是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慰藉。
感恩,茶亭!我真想擁有一筆財富,挽留你多年即將消逝的背影:將散落于山間古道的茶亭,修舊如舊,悠悠古韻在斑駁滄桑的殘垣破壁間傳出;亭外植幾株梅花或桃花,在春風蕩漾的山谷里,我閉上眼睛,啼聽昨日的秋聲,捕捉畬家山歌的天籟余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