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部:育新人,培養(yǎng)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自覺承擔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③
打開每個人心靈的窗口,沐之以春風、潤之以細雨,往往就能于無聲處成風化人、凝心聚力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我們的事業(yè)任重道遠,中國夢只有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奮斗中才能變?yōu)楝F(xiàn)實。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把“育新人”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一項重要使命任務,要求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培養(yǎng)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怎樣的時代新人,以及怎樣培養(yǎng)時代新人,成為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必答題。
“時代新人”,一個多么激動人心的名稱,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畫像。“時代新人”不是新在外表、外貌,而是新在內(nèi)里、觀念。從革命戰(zhàn)爭年代宣傳鼓舞擺脫壓迫、實現(xiàn)解放的抗爭精神,到新中國成立后提出培養(yǎng)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再到改革開放時期倡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我們黨始終重視培養(yǎng)契合時代需要的人才隊伍。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實現(xiàn)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愿景,面對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的重任,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只有在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ǎng)等方面符合新時代要求,才能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作為支撐,偉大的事業(yè)需要與之同心同向的奮斗者為之奉獻。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首先就是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讓理想信念的燈塔驅(qū)散精神的迷霧、照亮精神的家園。
有人認為宣傳思想工作在做“虛功”,出不了“實績”。其實,恰恰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言傳身教,最能塑造一個人的精神品質(zhì)、價值觀念,進而影響一代人的行為習慣與人生選擇。從單集短小精悍的《如果國寶會說話》激發(fā)觀眾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到制作精良的《大國工匠》傳遞出執(zhí)著、奉獻、精益求精的時代品格;從高校思想政治課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完成“網(wǎng)紅課程”轉(zhuǎn)型,到“感動中國”“時代楷模”凝聚崇德向善、奮發(fā)有為的正能量,打開每個人心靈的窗口,沐之以春風、潤之以細雨,往往就能于無聲處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為民族復興注入持久而深沉的力量。
立物易,立心難。思想的影響、價值觀的塑造,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少不了“滴水穿石”的勁頭,必須在“長”“常”二字上下功夫。這一方面需要抓住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關鍵時期,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踩實人生第一級臺階;另一方面,在線上線下相交融的網(wǎng)絡時代,更需要創(chuàng)新宣傳思想工作的形式和方法,把主流價值觀融入“虛擬生活”。如今,在網(wǎng)絡平臺上,那些溫暖人心的生活片段、浸潤人心的文化元素,常常能獲得更好的點擊量,也說明了受眾對于正能量內(nèi)容的巨大需求。借助最新穎的傳播媒介、新鮮的傳播形態(tài),主流價值才能浸潤“網(wǎng)絡原住民”的心田。
1956年,以交通大學為代表的一批高校、工廠、科研院所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關于西遷的決定,義無反顧投身于西部建設的時代浪潮,書寫下“西遷人”傳奇,成就了不朽的精神豐碑。那個年代的“新人”,至今仍然散發(fā)著榜樣的力量。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今天,我們離民族復興的目標從未如此之近,更需要加強思想宣傳教育,做好人心工作,激發(fā)千千萬萬時代新人的力量,共同托舉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06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