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是杜甫描寫春雨過后成都城美景的兩句唐詩。聽聞福鼎本地也有一個名喚官城的旅游地,介紹者說她是一片外墻全用麻石打造的海邊古村,言之如何的美侖美奐。過耳之后,腦中蹦出熟知的這兩句唐詩,心中不免勾起親眼一睹的欲望。
特意選在一個秋雨過后的周末早晨,只知道大概方向在沙埕,摩托經(jīng)過GPS的導引,一路尋尋覓覓,費了好一番周折,接近中午時分,終于抵達目的地,穿過一堵半新不舊的石砌拱門后,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幢民居,屋頂是用石塊壓瓦的,東南沿海臺風頻繁光顧,海邊民居屋頂都是如此,無甚特殊,但我還是有點驚嘆于瓦上石塊排列是如此的規(guī)整,較之常見的磚塊壓瓦,毫不遜色。
官城古民居 資料圖
接下來的想法是找個高處,一覽這群古建筑的天際線。那自然是要往高處走才有戲,左側(cè)的一個宮廟有幾層高臺,上去后發(fā)現(xiàn)不甚理想,那就繼續(xù)向后山去吧。沿盤山步游道轉(zhuǎn)了幾個彎后,發(fā)現(xiàn)小徑右側(cè)靠沙埕內(nèi)海,紅色登山小徑逶迤沿山盤升。
當?shù)卮迕裣喈斢行模趦商?ldquo;巨石叢”下修筑了歇腳的石質(zhì)長椅,略顯遺憾的是沒有在面向大海的方向搞幾個觀景臺,只能將就找個落腳點,架起了相機,好一幅動態(tài)田園牧歌圖展現(xiàn)于框中:天氣不錯,海況良好,半隱于海水中的雙嶼,海浪隨海潮進退有節(jié)地拍打著,嶼上有幾個海釣者。遠處沙埕內(nèi)海中錯落有致散布著的幾片養(yǎng)殖浮球組成了規(guī)整的幾何圖案,近處的海釣船猶如玩具小船般靠于嶼邊,間或有小白鷺方向開來的觀光游艇在海中劃出優(yōu)美的弧線,外海返航的漁船伴著嘈雜的馬達聲,遠山邊還漂浮著幾朵淡淡的白云。
收回游蕩的情思,目光最終定格在山下洼地里的一片民居中,眼前的官城,宛如海市蜃樓,靜默地徜徉在海水包圍、綠樹包裹的半島懷中,灰瓦與部分明顯用白灰重新拾掇過的屋頂,在陽光的反射下,顯得相當扎眼,光影晃動中屋頂石塊有如海市中穿梭的人流。
山中石椅閑坐,有村民告知山后還有一處“風動石”景觀,是來官城游玩者的必看之處,但去看還需穿越一片灌木林,想想太費勁,就算了。登頂小徑并未全部修通。山頂略作盤亙,能看到小白鷺渡假村的部分建筑,另一側(cè)的冬瓜嶼,海霧籠著,距離有點遠,無法看清細節(jié),時間關(guān)系,匆匆下山轉(zhuǎn)入官城古堡。
古城不大,聽聞村中年輕人已基本搬遷到沙埕去討生活了,村中留下的都是些難舍故土的老者,偶遇的幾位都在各自忙著自己的“小營生”,他們間或交談著。對我們的光臨,并無特別的好奇,想必古堡曾有不少過客。他們的淡定,可以理解為歷經(jīng)歲月洗禮后對待生活的從容,也可以看出他們對現(xiàn)狀的安適與滿足。倒是我的腳步聲驚擾了一只在陽光下打盹的懶貓,略作“逃竄”后,它略帶“憤怒”,轉(zhuǎn)身盯著我發(fā)出抗議式的叫聲,這讓我感到有些歉意。
官城風光 資料圖
繼續(xù)信步古村,幾株高大的古樹環(huán)繞著古堡周匝,不時有透過茂密葉隙灑下的陽光,光斑打在斑駁的石墻,行走間摩挲一下略有風化的石質(zhì)民居外墻,仿佛時光能一下子穿越到從前,略帶遺憾的是村中小徑基本硬化了。幾處民居顯然是人走樓空,門前野生臭牡丹瘋狂生長,綠色藤蔓也近乎嚴實包裹著民居。
官城古村的另一頭是一株老樹蔭蔽下低矮的古城門,老樹枝繁葉茂,行攝間又恰好有幾位老者圍坐在門洞下的條石矮凳邊,我忙著一邊取景,一邊在聆聽他們的閑篇八卦,大約能聽出,他們講的是閩南語,一位老者還殷勤地邀我到他家喝茶。此時再將目光游尋至古堡角落,品咂海風拂過的味道,仿佛一下子就能感到久遠的故人翩然而至……
古城門外靠海一側(cè)還有一株古樹,冠蓋如傘張立著,樹不高但枝干遒勁,主干上爬滿了綠藤,想必是海風強勁,只能橫向發(fā)展吧。時間匆匆流逝,同行者提醒該返程了,戀戀不舍中開始了又一輪的騎行。
明末清初福鼎沿海倭患嚴重,留下大量衛(wèi)所遺址。明萬歷年間的《福寧府志》、清乾隆年間的《福寧府志》對官城周邊抗倭古堡均有記錄,獨對此堡并無記載。清嘉慶年間成書的《福鼎縣志》在建筑條目下只載有:“……官城堡,俱在四都永澳東十里……”據(jù)此推斷城堡應只是一處具有近230年歷史的古民居聚落群,具體情況如何,留待以后細考吧。
回家后翻到網(wǎng)上有騎行愛好者發(fā)布的官城古堡風動石圖片,方知還是挺美的,我跑了大半天,卻遺憾錯過了。但轉(zhuǎn)念一想,美景留待下次造訪,又有何妨?就像網(wǎng)上那波騎行愛好者們于凌晨十二點披星戴月騎行去官城看日出,結(jié)果也沒有如愿一樣,我想:只要心中有“蓮花”,隨時應該都能盛開吧……